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6月29日电(中青报·中青网见习记者 马子倩 记者 贾晓静)“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依旧存在,必然会要求技术标准必须统一,就像我们使用计算机,若采用不同标准无法操作。所以我不相信中美技术上会完全‘脱钩’。”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、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6月28日在北京举办的2025中国国际问题论坛上作出上述判断。
论坛以“动荡变革期的世界秩序与中国对外战略”为主题,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、区域国别研究院和澄海全球发展与安全高等研究院联合主办。论坛现场,中美关系成为讨论热点议题。
姚洋认为,中美整体进入竞争阶段,但最后谁能胜出,是由和平竞争来决定,而不是看谁更能伤害谁。中国的目的不是反制美国,而是和美国和平相处。
“可能会有人说,美国不给我们这个技术、那个技术,既然是竞争关系,当然要互相保护自己的技术,我们也保护自己的技术。”姚洋认为,中美最终要找到一个平衡点,就像两个企业做生意,一定意味着这两个企业之间存在技术联系或某种程度的技术授权,国与国之间也是一样的。
“竞争不等于‘脱钩’。”姚洋指出,从贸易角度来看,中国对美出口占美国进口比例虽有所下降,但绝对数量一直在上升。如果按原产地原则统计,很多研究成果都表明,中国产品占美国进口的份额在上升,而非下降。这说明,美国和中国搞“脱钩”搞了很多年,两国贸易非但没有“脱钩”,反而更深度“挂钩”了。
在姚洋看来,中美经贸不是零和博弈,两国是可以谈判的。
中国人民大学澄海高级访问学者赵全胜则认为,中美和世界格局的关系处于过渡阶段,即从一超多强向多极社会过渡。过渡阶段会持续多长时间并不取决于中美竞争,而是取决于中美各自内部事务的处理情况,即各自能否把自己的事情办好。
6月17日,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名为《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》的立法,旨在为被称为“稳定币”的加密货币建立监管框架。众议院预计最早将在7月7日对这一法案进行投票。美国副总统万斯宣称,与美元挂钩的“稳定币”将成为美国经济实力的“倍增器”。
中国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以此为例指出,美国政府正在把“稳定币”同美国综合国力、美国国债成本下降紧密联合,其意图在于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,实现从锚定石油、美元向高流动性美元资产的转变。
“这是新形势下的‘长臂管辖’,所以对美国而言,美元‘稳定币’是战略性的。”朱光耀指出,实行法币稳定币,无论是与美元挂钩还是与其他货币挂钩的稳定币的发行和监管,并非去中心化金融的成功,而是国家主权的成功,这也给世界各国应对带来了挑战。若由美国一家主导,其将完全掌控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第三阶段。“因此我们需要有力的政策应对,也需要强有力的国际政策协调。”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配资实力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